原标题:上湖郡丨“买房”还是“不买房”?未来5-10年是什么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的数据,截止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达到了46.7%。并且,预计在2022年到2035年之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0.8%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还将达到76%左右。也就是说,未来10年还将有2亿左右的人进入城市。
当然,人口流向城市的同时最的需求的就是住房。因此,预计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每年将增加0.8平方米,每年新增住房需求超过14亿平方米,预计在2022-2023年超过14.6亿平方米。不过,过去的事实也证明,大量的住房需求还会顺势推高房价。
除了真正把房子用于居住,大多数人买房的目的还是为了投资。过去,我国房价一度高涨,人们就形成了买房投资的观念,只要兜里有钱,除了存款就是买房。在这种“买买买”的需求下,房价果然不负众望地蹭蹭往上涨。此外,结婚买房和学习买房的概念在城市和农村都根深蒂固。
地产大佬冯仑就曾说过,我国买房人的年龄普遍偏低。在中国,买房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买房的平均年龄是38岁。虽然在热门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完全靠自己买房并不容易,但父母往往会为了儿女的婚姻问题掏空自己的钱包。
如果普通人真的想买房,就只能负债累累。因此,许多年轻夫妻都有购房焦虑。那我国买房到底有多难呢?
根据易居院数据,2021年全国商品房的房价收入比为9.1,普通人买一套70-80平方米的房子,几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但是,日常开支、教育、医疗和其他费用根本无法避免,每个月挣到的钱都不一定能留到下个月。此外,还有装修费用,如果装修预算在20万元左右,以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来看,还要等五年半左右。
即便如此,要彻底改变买房的观念并不容易。然而,随着这两年房地产市场的明显变化,人们开始对买房持怀疑态度,最担心的是买到的房子砸到自己的手里,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几个人承担得起。
那么,我国房价会面临“贬值潮”吗?如果2022年下半年不买房,未来5到10年会是什么光景?买房和不买房的结局可以用4字概括:差距很小!房地产市场的3大趋势基本上“暗示”了答案。
1、楼市“房住不炒”永不动摇,房价房价将趋于稳定。
我国房价上涨得如此之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炒房者的追涨,使房价发展到了令人望尘莫及的水平。如今,高房价的“后遗症”已经出现,那就是人们买房意愿持续走低,房地产市场陷入了卖不掉的局面。
今年1-5月的房地产销售数据持续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507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商品房销售额48337 亿元,同比减少31.5%。那些本有实力买房的人面对市场状况犹豫不决,最大的担心就是房价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监测70个重点城市的商品房下降的势态减缓,房价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加。在70个大中城市中,43个城市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比上月少4个;53个城市的二手房销售价格下降,比上月上多3个。为了稳定购房者的情绪,我国在坚持“住房不炒”的同时,必然会逐步稳定房价。
2、房产税势在必行,囤房者成本增加
如今,我国建造的房屋存量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4%。按人均居住面积39.8平方米计算,现有商品房销售面积足以满足1400万人居住。太多的人把钱押在房子上,一旦市场炒作和需求退出,房地产市场将难保上升趋势。此时,房子较多的家庭就要面临更多的困境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住房成本的上涨,征收房地产税已经渐渐实施。社科院曾在《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8-2019)》中提出,对未交易的房屋不征税,目前只征收未交易的房屋。并且,2020年12月31日,上海市就提出了对部分现有住房征收房产税。
对此,财政部税收政策中心的主任表示,征收面积应以人均40至60平方米为起点,如果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或60平方米,则必须缴纳房产税。此外,对于出租房屋的房东还有“房东税”,且上海、杭州、湖南等地已经实行了房东税。
3、“租购同权”满足租房人的需求,享受和买房者一样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假如一对夫妇住在公租房,即使是不买房孩子也可以上学。此外,租房者和买房者所享受的一切权利都是相同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等备受关注的领域,都能实现同等权利,因为“租购同权”已经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中。
预计未来5-10年将实现“逐步落实租、购住房在公共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利”,大量的租客将从中受益。2017年以来,我国各地不断出台各种措施,促进租赁市场的发展,包括北京、长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人口不断流入的城市。
在需求疲软、购买力下降和住房过剩的环境下,结合降低房贷利率和发展租赁住房的措施,未来买不买房还需要担心吗?尤其是伴随着“租购同权”的推广,买房与租房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未来,衡量是否购房的标准也将变得简单,那就是到底要不要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