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的,在2016年还被列入了人类非遗名录。
这些节气我们从小看到大,在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4节气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丰富的智慧和知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的。
现在已然将近夏末,秋天也马上就要来临了,而秋天来临的第一个信号,就是立秋。
但是并不是每次立秋都是一样的,今天的立秋跟往年的又有些不同,是很特殊的,那今年立秋又跟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众所周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还是秋天来临时候的第一个节气,我们说节气节气,那到底什么叫做节气呢?
节气又是从什么时候正式被我们运用起来的呢?为什么是二十四个节气,不是十二个十八个二十个节气呢?
其实,我国文化从农耕文明的时候,就有二十四节气的说法了。在公元前1200年,那时候人们用的文字还是甲骨文,当时用甲骨文写的一篇叫做“四方风”的文章。
其实 “四方风”就是整篇文章的总结,通俗点来讲,就是从四个方向来的风,而这篇文章,就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
然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观察月亮观察太阳,仔细观察了它们的运行轨迹和位置,不仅如此,还把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规律结合了进去,最后把一年分成了24等份,而且还给它们都起了不同的名字,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24节气。
但是当时的名字跟现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直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才发展为跟我们现在使用的一样。
大家都知道北斗七星,因为由七颗星星组成,形状又像个斗,所以叫北斗七星,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北斗七星就已经是古人研究节气变化的重要的依据。怎么判断的呢?
其实仔细了解就不难发现,节气的变化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也许其中的规律和知识很难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是是非常智慧和神奇的。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到西南方向,阳气越来越弱,阴气越来越盛,自然万物都开始成熟的时候,立秋也到了。
而今年的8月7日,也就是立秋,却不是简单地立秋,而是“晚立秋”。晚立秋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古代用的是农历,但是我们现在用的二十四节气都是阳历日期,因为阳历和阴历一年的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阳历一年365天,而阴历只有354天,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什么现象呢?
如果按照阴历的算法,一年有时候是12个月,而有时候是13个月,所以立秋并不是固定的某一天,有时候在农历六月,有时候又在农历七月,这就有了早立秋和晚立秋之分。
而在农历七月的立秋,就叫做晚立秋。其实晚立秋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秋老虎。
老人们说,“晚立秋,热死牛。”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立秋本来就在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晚立秋之后的天气却更加炎热,照此,也自然就有了前面“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今年的立秋又叫做“母秋”,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俗语“公秋爽,母秋凶”又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公秋和母秋的划分标准还是很简单的,根据当时的阴历时间,如果日期是单数,就是公秋,如果是双数的话就是母秋,也叫作 “闭眼秋”, 那这公秋和母秋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本质的区别就是气温的高低,如果是公秋的话,天气就会凉爽一点,而母秋的气温则会很高,天气往往非常炎热。
祖宗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区别公秋和母秋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上面说的那一种,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立秋的时间在白天还是黑夜确定。
如果立秋的时间是在白天就是公秋,在夜晚的话就是母秋,今年立秋的时间,准确一点应该是在晚上8:28,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今年的立秋是母秋,天气是会非常炎热的。
什么是秋包伏呢?农村有俗语是这样说的,“闭眼秋,大包伏。”其实这里面说的“大包伏”就是秋包伏。
秋包袱有个跟它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兄弟,叫伏包秋,乍一看这俩很像,不仔细看还看不出区别,其实不是的,他俩虽然长得很像,但是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秋包伏和伏包秋又是什么区别呢?
今年的三伏天有整整四十天,如果立秋结束之前三伏天就能结束,就是秋包袱,相反,如果立秋已经到了,而三伏天还没结束,就是伏包秋。
这个时间的出入看似简单,实则直接决定着天气的炎热程度,伏包秋在立秋之后不久就出伏了,这也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并不会很久。
但是秋包袱却恰恰相反,出伏的日子在立秋之后很久,所以要过很久天气才会变得凉爽,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而俗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袱热得哭”也是对这两者区别之处的最真实的写照了。
立秋立秋,说是到了秋天,但是天气不一定就是秋高气爽,而今年立秋之后的天气不但不会凉爽,反而会更加炎热。
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然在被使用,不久前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更是被面向全球进行了展示。
这就不得不再次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鼓掌叫好,祖宗们的智慧总让后人佩服和瞻仰,不只是二十四节气,在科技不发达的那个年代,这种智慧怎么不算是最伟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