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最曲折离奇的案件之一,案中有案局中有局,最终三案并查揪出暗中真凶 | 经济生活网-九游官网入口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观察室,我是长风。

一起离奇曲折的毁尸灭迹案,接连牵扯出几桩案件,随着嫌疑人一个一个浮出水面,胜利的曙光却迟迟未出现,各个案件看似毫无关联,揭开真相时却又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看20世纪80年代初的警察是如何步步为营,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揭开离奇案件的神秘面纱。

今天说一起《今日说法》中的一期,案中有案,局中有局的案件。

那我们就先穿越回1984年,重新梳理一下这起案件的细节

1984·吉林省·辽源市

辽源市,吉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因地处东辽河的源头而得名,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清朝时被划为盛京围场,成为皇室禁地,1902年解禁后设立县制,1983年辽源市升级为地级市。

1984年7月26日中午,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人称在辽源市南郊渭泾河边的玉米地附近,发现了一具被烧毁严重的遗体,警员立即赶赴现场展开侦查。

案发现场大致是这样的,一具女性遗体位于渭泾河南岸的河滩边,这里的河水深不过膝,远离村庄,河道两边以及滩涂地带种植了大片的玉米。

遗体距离河边玉米地有十来米远,在这段距离间,警员发现了一大一小两处焚烧区域,小的焚烧区域距离遗体约有10米。

在这片区域里有一些烧焦的衣服残片,离小区域约2米外是一个更大的燃烧区域,这处区域正好在玉米地头。

警员在这里发现了更多的衣服残片,还有一只红色的高跟凉鞋,鞋子比较新,且鞋的尺码和女尸脚长相符。

警员在玉米地里发现了很多高跟凉鞋的鞋印,鞋印呈现徘徊状,顺着鞋印又在河滩边找到了另一只红色高跟凉鞋。

鞋印在河对岸也有出现,而现场也只发现了高跟鞋的鞋印。

后经法医初步检验,被烧女性,30岁左右,身高1米6朝上,烧伤面积有80%以上,前面烧伤尤为严重,头上未发现器械型损伤的痕迹,脖颈处表皮脱落,双手过火不严重,未见伤痕。

在其鼻腔、口腔和咽喉气管中均发现烟灰碳末,说明在起火前死者还活着。

根据遗体的情况,法医推测女子死亡时间是25日晚上,考虑到现场有很浓的汽油味,焚毁遗体的助燃剂应为汽油。

结合现场线索和法医报告,办案警员初步推测该女性是自杀的。

昨夜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女子独自一人带着汽油来到偏僻的小河北岸,然后蹚水来到南岸的玉米地附近。

她徘徊了一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下定了决心,根据燃烧范围和女子的烧伤情况来看,玉米地头大的燃烧区域应该为第一起火点。

熊熊的烈火让她剧痛难耐,本能的往河边挣扎跑去,结果跑了约3米远就摔倒了,身上的火势引燃了周围的植被,因此形成了一个小的焚烧区域为第二起火点。

最后,由于伤情过重她在到达河边时去世了。

由于该女性面部毁坏严重,以及受当时办案条件的影响,尸检完成后女子被埋在了附近,不出意外的话,这起案子会以自杀而结案,可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警员们勘查完现场后,回到警局找局长开了个案情讨论会,就在大家准备给这起案件定性为自杀时,却被一句我不同意!给打断了。

此话一出众人将眼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一位临时来旁听的警员,他是辽源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刑警,名叫孙玉金。

孙刑警本来要跟局长汇报他手里经办的一起案件,结果局长在开会,等局长的时候他成了焚烧案的旁听者。

他认为,自焚这种自杀方式太过残忍和极端,过程极其痛苦,死状极其凄惨。

一个女子不太可能会选择这种方式

其次,在现场没有找到汽油桶,造成这样的燃烧区域和烧伤程度,需要的汽油定然不会少,那么装汽油的容器去哪了?

因此,孙刑警认为这起河边焚烧案另有隐情。

局长觉得孙刑警分析得不错,于是顺水推舟将这起案子交给孙刑警负责进一步调查,为此孙刑警还立下了军令状。

而这之后的调查过程更是一波三折,充满曲折。

疑凶出现

凑巧听课,临时受命的孙刑警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始调查焚烧案,可调查进展十分缓慢,处处碰壁。

案发现场距离警局有20公里,孙刑警和同事接连几天骑着自行车走访案发地附近的大小村落,却没有查到任何有关受害女性的信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复勘案发现场时,距离第一起火点以西约50米外的红薯地里有了一个新发现。

在这片有践踏痕迹的红薯地里,发现了一只较新的女性丝袜,袜子尺码跟被害女性比较吻合,袜子也比较新和干净,不像是被人故意丢掉或丢了很久的样子。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如果是围观群众掉的,事后极有可能被找回,所以丝袜很可能是被害女性的。

很快这个猜测就得到了验证

案发几天后,有位年轻小伙子神色慌张地来到辽源公安局,说他的姐姐在7月25日傍晚离家去附近诊所看病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孙刑警一听,竟发现报案人所说的失踪女性,无论从年龄,外形,还是失踪时间上都与他们正在调查的河边焚烧案中去世的无名女性十分相似。

于是他把该案的一些物证照片拿出来给小伙辨认,小伙一眼就看出,那双红色高跟凉鞋和丝袜正是他姐姐的,包括现场的衣服残片也是他姐姐离家那天所穿的。

就这样,孙刑警明确了焚毁女性的身份,她名叫赵晓莲,35岁,是市里一家纺织厂的职工,她丈夫叫李向东在供销社上班,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在当地可是比一般家庭要宽裕的多。

孙刑警得到线索后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摸排赵晓莲的人际关系。

经过几天没日没夜地调查,确实发现了几个重要线索,并成功锁定了嫌疑人。

线索一:妻子的谎言

根据赵晓莲弟弟所说:

7月25日傍晚,姐姐将她7岁的女儿带到我家,她说胃不舒服要去附近的诊所看看,还说晚上她的同事会送她回来,拒绝了我去接她的提议。

可是孙刑警一行人走访了周围的诊所以及她单位的同事,发现赵晓莲那天根本就没去看病,也没有邀同事陪她一起。

那么她为何向家人撒谎?又为何会出现在距离家20公里外的河边呢?

认识赵晓莲的人都说,她没有精神病史,失踪前她家里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她的情绪看起来很是稳定,不像是个会寻短见的人。在赵晓莲家,也没有发现遗书等物品。

线索二:丈夫的谎言

往往夫妻一方被害,另一方的嫌疑是非常大的,赵晓莲失踪了好几天,她丈夫李向东为什么没有报案呢?

赵晓莲的弟弟回忆说:

7月22日,也就是姐姐失踪三天前,他听姐姐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姐夫又上长春出差了,走之前也不说一声,还是昨晚托人捎口信回来说的。

赵晓莲失踪的前一天晚上,曾写下一篇日记,日记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

夫妻二人有矛盾

丈夫出差不告知

托人送信才知晓

虽然都是为了家

闲暇难免会多想

不过在调查中,孙刑警却又发现了蹊跷。

赵晓莲的丈夫李向东所工作的供销社,并没有和长春的任何一家单位有业务往来,而且供销社也没有指派李向东到任何地方出差,供销社的同事这几天也在纳闷呢,李向东为什么无端不上班?

那么李向东不只一次地去长春出差,究竟是去干吗?

还有一个问题,出事那天晚上,给赵晓莲捎口信的人又是谁?

线索三:矛盾行为

据赵晓莲的妹妹证词,她在7月21日傍晚正好和姐夫打了个照面,姐夫说他要去一个牌友家喝酒,并没有提要去长春出差的事,而且姐夫手里也没有拿行李。

顺着这条线索,孙刑警找到了当晚和李向东一起喝酒的人。

酒友们说:

李向东是5点多来的,酒喝到一半他说有事就提前走了,走时大概是六七点。

问题是,当时从辽源到长春还没有通汽车,火车也只有白天才有,且火车票也没有实名登记,所以要调查李向东的去向,难度非常大。

萦绕在警员心头的疑问,迫使办案警员要尽快找到李向东。

就在孙刑警一行人为找人犯难时,李向东单位的同事提供了一条线索,他说在沈阳看到一个很像李向东的人和一位年轻女性卿卿我我。

警员也确实在李向东工位的抽屉里找到了一张女人的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是李向东的前女友。

于12年前嫁到了沈阳,查到这里,警员心里有了一大胆的猜测:

莫不是

柴米油盐酱醋茶

新娘变成黄脸婆

家花不如野花香

拈花惹草酿血案?

孙刑警协同事立即前往沈阳调查,他们去了李向东前女友在沈阳的住处,经走访核实,这位女子和李向东分手后并没有联系。

加上供销社员工也不能肯定他在沈阳见到的人就是李向东。

无奈孙刑警一行人又回到了辽源,沈阳这条线索算是断了。

那时还没有手机,电话也不普及,分隔两地的人沟通基本靠书信,除非有个十万火急的事才会发电报或者打电话,可李向东已离家多天,却没有给家人来过任何消息,他的去向成了迷。

线索一条条中断,案件调查走入了死胡同。眼看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孙刑警当初势必破案的军令状,此刻犹如一块千斤巨石,压得他是彻夜难眠。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把田间的焚烧案想得过于复杂了。

当时为了解决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我国正处于严打之际,辽源市公安局的人手十分紧缺,局长见孙刑警手里的案子迟迟没有进展,便让他先着手调查另一起案子。

由此,孙刑警和他同事在不知不觉间展开了一段三案并查的艰辛路,而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调查和层出不穷的虚假线索,最终却意外地都指向了河边焚烧案。

三案并查

①盗窃案

孙刑警先是接手了一起建筑公司的盗窃案,据公司负责人所说,公司门卫在夜里上班时,被两名蒙面歹徒打晕,劫了财务室。

但奇怪的是,财务室里的贵重物品都没有丢,只是锁在票据柜里的票据,被烧毁了很多。事出反常必有妖。

孙刑警和他同事一致认为这起抢劫案不简单,他们发现,在1984年3月8日,这家建筑公司有八吨钢材不翼而飞,总价值有一万多块。

在米价一毛四,肉价九毛五的万元户年代,这笔盗窃案在当时可是轰动了整个辽源市。

后来,上级机关派了一个调查组到建筑公司调查情况,发现建筑公司的经营管理十分混乱。

结果巧了,就在调查组准备调查钢材失窃的相关账目时,公司财务室里的相关票据就被歹徒给劫烧了。

这也就有了孙刑警接手盗窃案的事。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参与调查的警员家属遭人跟踪尾随,警方猜测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烧毁票据的那帮人干的,目的就是警告警方不要死揪着不放。

由于跟踪之人十分狡猾,警方几次蹲守都没有将其擒获。

就在还未揪出抢劫案幕后黑手时,孙刑警又被局里派去调查另一起命案。

②焚烧案

有人报案说:

他看到四个蒙面男人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将一具男性遗体拉到了荒郊野岭倒上汽油焚烧了,那个被烧的男人身高约1米75,年龄30岁左右。

听报案人的描述,孙刑警听到了两个关键词:汽油,焚烧。

且受害人的身高,年龄都和失踪多日,又杳无音讯的嫌疑人李向东有些相似,报案人所说的抛尸地点距离河边焚烧案只有15公里左右,两起案子的作案手法又极其相似。

难不成李向东已经遇害,凶手另有其人?

现场有两条比较明显的线索,一个是烧剩下的头骨,以当时的技术,很难以头骨找到被害人的身份。

另一条线索是现场的拖拉机轮胎印,1984年,农用拖拉机一般还是集体所有,警员在附近的一个小煤矿找了涉案拖拉机,经过调查,焚毁的男性遗体是当地一位意外坠亡的矿工。

俗话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当地人认为,横死的人不能入坟地,遗体需要拉到山顶焚毁,因此,才有了这一场误会。

虽然这起案子的逝者不是李向东,但这起案子却给多日来四处碰壁的孙刑警带来新的思路。

③引蛇出洞

孙刑警破获野岭毁坏遗体案后想到,在河边焚烧案中有一个细节,凶手用汽油焚毁了赵晓莲的遗体,使其面部无法辨认,凶手的目的很可能是不想让人知道死者的身份?

虽然警方早已确定了河边焚烧案中被害人的身份,但一直没有向外界透露,当时办案的警员也叮嘱了赵晓莲的家人,不要对外声张。

既然如此,那就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孙刑警联合赵晓莲家人上演了一出,引蛇出洞的大戏。

警方让赵晓莲的弟弟对外放出消息说:

公安局已经通知他去辨认河边焚烧案中的女性遗体,果不其然消息放出去三天后,赵晓莲的妹妹在自家窗台上发现了一封信。

信是以李向东的口吻写的,大致意思是:

妈弟妹勿念勿寻

我俩蒙难在广州

都是建筑公司惹的祸

待到风平浪静时

夫妻双双把家还

无论谁到家里问情况

你们都要一问三不知

孩子劳烦多照顾

看完此信尽快烧掉。

这个意外收获,让孙刑警看到了破案的希望,结果围绕信件查到的线索让所有人都匪夷所思。

又一个嫌疑人

这封信里有4个有用的信息:

1. 通过字迹鉴定,信不是李向东本人写的。

2. 去警局辨认遗体的消息是赵晓莲弟弟放出去的,但信却放在赵晓莲妹妹家窗台,说明送信人熟悉赵晓莲家的情况,是个熟人。

3. 送信之人想制造赵晓莲还活着的假象,不想让赵晓莲的家人去警局辨认,他定然是知情人。

4. 信中所提到的建筑公司竟然和孙刑警前不久调查的那家建筑公司抢劫案为同一家,更巧的是,李向东就是这家建筑公司丢失的八吨钢材提货人。

按理说,李向东所在的供销社跟建筑公司并没有业务往来,无故提走八吨钢材其中定然是猫腻的,说不好建筑公司里还有内鬼。

据建筑公司的负责人说,当初查到八吨钢材的提货人是李向东后,负责调查的人就去了他家了解情况。

当时他妻子说,李向东去长春出差了,而提钢材的事情都是张科长一手操办的,李向东顶多算个跑腿打杂的。

张科长(张志刚),他是建筑公司的销售科科长,此人老谋深算,油嘴滑舌,他对公司的钢材销售业务十分熟悉,嫌疑确实非常大。

可张科长却一口否认了他和八吨钢材丢失案有关,然后就有了后来的事,调查组要查相关票据的时,建筑公司财务室就被烧了,孙刑警接手了此案。

其实案件查到这里,八吨钢材的丢失与李向东的失踪、赵晓莲的死之间定然存在关系。

这次警方走访李向东单位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封寄给李向东的信,是门卫大叔提供的,他因为休息了很多天,所以信一直保留在他那,当他得知警方在调查李向东,就把信给拿了出来。

信是一家长春劳务公司的员工写给李向东的,内容是索要他购买的八吨钢材发票。

得知这条线索,警方急忙赶赴长春的这家公司了解情况。

经调查了解到,钢材确实是李向东卖给他们的,他们为此支付了近万元的费用,但是李向东却没有给他们开据正规的钢材发票,不久前李向东还特意给他们写信说:

以后想要多少钢材跟我说一声就行,我们张科长都能搞定。

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张科长,他成了最大嫌疑人。

难道是他偷卖钢材后怕东窗事发,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掉了所有知情人?

那么给赵晓莲捎口信,冒充李向东给他家属写信的人也有可能是他,或者是他的朋友。

于是警方以各种借口暗地里将张科长以及他周围的亲朋好友的笔迹都收集到了,可经过比对,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于是,暗中将张志刚以及他身边的人都调查了一遍,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就在警方犯难时,一个意外之举,竟让真凶浮出水面。

真凶浮现

其实还有一个人见过给赵晓莲送口信的人,那就是赵晓莲7岁的女儿。

只不过她还太小,加上其母亲去世,父亲失踪,受到打击的孩子一时之间不愿与外人说话。

如今,走出双亲离去的阴霾后,小女孩愿意帮助办案人员认人,这天,警方把嫌疑最大的张科长照片混在一堆照片中给孩子辨认。

结果小女孩真的就从一堆照片中认出,母亲失踪当晚到她家捎口信的人。

但并不是张科长,而是另一个叫侯磊强的人

侯磊强,28岁,和嫌疑人张科长同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他是建筑公司的仓库保管员,父母都是辽源市某单位的领导,家庭条件很好,他会和案件有什么关联?

警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侯磊强的信息,与其打草惊蛇,不如见机行事,警员开始默默的搜集证据。

结果发现,侯磊强的好友孔东林的字迹竟然和送给赵晓莲妹妹的信件字迹一模一样。

警方立即将孔东林带到警局问话,据他所说,信是他写的没错,但他是受侯磊强之托。

侯磊强说李向东去了长春,走得急没时间跟家里人说,然后就拿出一封信让他帮忙抄一份。

紧接着,侯磊强被警方逮捕,他在审讯主动交待情况,大致内容是:

我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一切事情都是我们单位销售科的张科长让我做的,是他给李向东开的八吨钢材提货单,这才让李向东从我手里提走了八吨钢材。

后来上级派调查组来查钢材失窃案

张科长担心李向东的妻子赵晓莲会将盗卖钢材的秘密泄露出去,所以就在7月25日晚上,让我和他一起把赵晓莲骗到渭泾河畔的玉米地。

当时我看到他还带了一桶汽油,张科长在动手之前还侵犯了赵晓莲,赵晓莲估计也猜到了张科长动了杀心,便苦苦哀求以求保命。

可张科长不理会,乘赵晓莲不备将她掐晕,然后用铁丝困住她的手,这时张科长对我吼了一声:

你先走,我一听撒腿就跑,没一会就听到了一声尖叫,同时玉米地里的火苗窜的比玉米杆子还高。

后来赵科长怕赵晓莲的家属去辨认遗体,就指使我写信,我担心警察会查到我,又让孔东林抄了一份。

根据侯磊强的供述,警方将建筑公司的张科长逮捕归案。

经过几个月努力,案件到这里终于算是侦破了,可是孙刑警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又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侯磊强口供不太对劲。

真相大白

孙刑警在仔细推敲侯磊强的口供时,发现了一个与实际不符的点。

侯磊强能够清楚的描述赵晓莲被害时的很多细节,包括一些警方没有对外公布的,说明案发时他确实在现场,但他却说张科长用铁丝捆绑过赵晓莲的双手,这就很奇怪了。

因为法医在尸检时并没有发现赵晓莲双手有捆绑的痕迹,这点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因为赵晓莲的双手以及手腕处没怎么过火,所以侯磊一定还有所隐瞒。

而另一边,张科长被捕后,天天喊冤,总说他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知道。

起初警方以为是他心理防线强,存有侥幸心理,所以才拒不认罪,现在想来或许案件还另有隐情。

于是,警方重新审讯了侯磊强。

几番斗智斗勇,侯磊强终于如实交待了所有的实情,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八吨钢材被盗,是侯磊强精心谋划的,而李向东,孔东林都有参与,他们用一份伪造的提货单将钢材从建筑公司运了出去,然后由李向东牵线搭桥,将钢材卖给长春的一家公司。

后来买钢材的公司向他们索要正规的钢材发票,于是他们找关系弄到了一张啤酒发票给对方寄了过去。

侯磊强担心事情会败露,便留了一手,他又让李向东写信嘱咐长春买钢材的公司,说以后需要钢材就吱个声,无论多少张科长都能搞到。

一手栽赃嫁祸是玩的出神入化,实际上,张科长和八吨钢材被盗案以及赵晓莲被害一点关系都没有。

侯磊强他们以为盗窃钢材的事情做的天衣无缝,没成想很快就被发现了。

上级还准备派人下来查,侯磊强怕查到自己头上来,决定先下手为强,将李向东干掉,于是他在7月21日这天,将李向东约出来。

而这天正好是李向东去牌友家喝酒的日子,后来两人一起走到了一个煤矿场附近,侯磊强摸出一把锤子袭击了李向东,事后将李向东扔进一口废弃的小煤井。

煤井里的李向东还有微弱的呻吟声,他担心被人听到,捡起几块大石头就丢了下去,见没声了就去了李向东家捎口信,叮嘱李向东的妻子赵晓莲说,

如今八吨钢材的事情漏了,你丈夫跑到长春避风头,上面要是来人调查,你就将事情往张科长身上推,你嘴巴最好严实一点,不然你丈夫也难逃罪责。

这也是为什么赵晓莲当初也说,钢材的事是张科长一手谋划的。

后来侯磊强是越想越不放心,总担心知情的赵晓莲会将他盗卖钢材的事捅出去,想来想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除掉赵晓莲,他搞来一桶汽油。

在7月25日这天,骗赵晓莲说她的丈夫偷偷从外地回来了,要带她去见丈夫,不知情的赵晓莲就坐着侯磊强的自行车一路来到了渭泾河边。

在他们蹚水过河时,赵晓莲将袜子脱下来装进口袋,来到河的南岸后,侯磊强图穷匕见,面露凶光。

意识到危险的赵晓莲,还没逃多远就被侯磊强给捉住了,赵晓莲苦苦哀求饶她一命。

侯磊强则趁机提出互动的请求,赵晓莲顺从了,侯磊强便将她领到了土地稍微干燥的红薯地里,也就是在这里赵晓莲掉落了一只袜子,几分钟完事后。

侯磊强并不想信守承诺,他领着赵晓莲在玉米地里走了一段,乘其不备一把掐住了赵晓莲的脖子,待赵晓莲不动了,他便将带来的汽油浇在了赵晓莲的身上,点着后就赶紧逃离了玉米地。

可还没走多远他就听到啊的一声,他这才知道,赵晓莲刚刚只是晕了过去。

眼看比玉米杆还高的火苗,侯磊强赶紧拎着汽油桶逃之夭夭,由于河滩边泥土较为湿润,所以只有赵晓莲的红色高跟凉鞋在地上留下了高跟鞋印,而没有留下侯磊强的平底鞋印记。

侯磊强解决了李向东,赵晓莲后,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将伪造的提货单等相关票据销毁,让调查组查无可查。

为此,侯磊强和孔东林又一起蒙面打晕建筑公司门卫,将财务室里的相关票据烧了。

自以为已将屁股擦干净的侯磊强,又听说赵晓莲的弟弟要去公安局辨认河边焚烧案的遗体,没办法,他只能冒险让孔东林抄一封信,放到赵晓莲妹妹家,试图制造赵晓莲和李向东还没有死的假象

可俗话说:

人算不如天算,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正是因为侯磊强的这封信,让警方找到了突破口,将躲在阴暗角落的罪犯绳之以法。

随后,警方根据侯磊强的口供,找到了李向东的遗体。

至此,这起案中有案,局中有局的离奇河边焚烧案的真相才算真正被揭开。

在案件破获的那一刻,孙刑警表示,他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总算不负众望完成了他当初所立的军令状。

他后来在面对《今日说法》节目的采访,回顾当年办案的历程时,不禁潸然泪下,并感慨的说道:

我再看到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所积攒下来的材料,我感觉到我作为一个公安战士,我做到了我应该做的,我付出了我应该付出的

好了,以上就是今日说法系列,离奇河边焚烧案事故的全部内容,我是长风,我们下期见!

备注:本文延续了今日说法中人物的化名。

作者:奇闻观察室

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

文字九游官网入口的版权归奇闻观察室所有

转载/引用请联系九游官网入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