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的新“生机” | 经济生活网-九游官网入口

文 | 江小桥

2012年对于中国的互联网而言是一个大年。这一年在微信公众号、搜狗搜索、唱吧等之外,还诞生了今日头条这样的现象级产品。

9年时间过去,今日头条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在很多人眼里,它是中国最大的新闻资讯平台。但现在,它不仅仅是一个新闻资讯平台——打开今日头条,首屏顶部是搜索,tab栏可以看长图文、视频、短内容,下方可以点进视频和小视频信息流,在作者的九游官网入口主页,还可以购买专栏,以及对方推荐或售卖的商品。

今日头条正在满足着不同背景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微头条、短视频、热榜、推荐、小说、问答、直播、区域以及各个垂直频道,丰富的内容、全天候的场景,使得今日头条沉淀出多元化、高价值的用户群体,并顺理成章地不断催生价值。

内容“边界”的无限延伸,无疑与越来越多加入今日头条的创作者们密不可分。由此给这一超级内容平台也带来一个重要命题,即如何传递创作者的价值,让今日头条的内容生态更加蓬勃与健康?在今年的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新的答案正在被尝试给出。

而所有动作的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让人们看见更大的世界。

头条让我们看见怎样的世界?

9年之内,今日头条更换了3次slogan。

2012年伴随今日头条app诞生的,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句slogan在头条的“推荐”基因之外,也让人从用户角度体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态度,即你真正关心的在意的感兴趣的内容需求是否真正得到了满足。

此后6年间,今日头条的一系列产品举措,无论是头条号、短视频、问答、微头条等都围绕“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进行。

2018年5月开始,今日头条更重视信息的优质,希望通过连接人与信息来创造新的价值,新的slogan是“信息创造价值”。

2020年“看见更大的世界”被提了出来。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今日头条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打造一个通用信息平台,在推荐之外也持续利用多元的信息,满足大众的消费兴趣,解决信息多元性缺失问题——只有内容体裁足够丰富,分发方式足够多样,才能让人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尝试不断满足每个人的需求的背后,是今日头条和创作者的生态共建。

在今年的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今日头条总裁陈熙公布的数字显示,今日头条每天能生产150w篇新内容。这些海量的内容,来自于今日头条上不同身份背景的数百万创作者们。

他们中间有经济学家。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在2020年受邀来到今日头条。第一次网上直播,他并没有准备什么“有创意”的内容,只有团队通过对中国乡村的调查研究和客观思考的结果。但直播间里涌进了50多万人,温铁军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关心着中国的乡村建设。

温铁军有一档长期的节目《温言铁语》,他把做好中国问题研究当做“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把在地化的知识生产,用作普及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做出普通的网络用户都能够听得懂、学得到的知识,温铁军希望的是实现知识领域的“共同富裕”,“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工作,也希望通过视频,号召一批真正支持乡村建设的人参与万众创新,为共同富裕目标前进”。

他们中间有用接地气的语言进行科普的大v。全网千万粉丝的“奥卡姆剃刀”,在十多年的自媒体生涯中,他尝试了国内所有平台,最终选择了在今日头条长期经营,从头条问答,积累第一波人气开始,后来又在今日头条科技运营的建议下尝试做名为《奥侃》的科普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近10亿。不久前,他给头条的214万粉丝们科普了当下最火的概念“元宇宙”。

他们也展示生活的种种美好。常年在世界各地旅居,边旅行边唱歌边拍视频边讲故事的情侣旅行博主“roy和sue环球旅居”,用环游世界的旅行生活让人看见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的丰富可能性;创作国风音乐的天津姑娘柳青瑶,用琵琶、昆曲等让年轻人爱上国乐;白天的理工博士、晚上的健身博主musclemadness,向人们分享他对健身的热爱……

他们也可以不是黑头发黄皮肤。1989年,美国人潘维廉来到中国厦门大学任教,一待就已经33年。这期间,热爱中国的他不断认识和了解这个古老又现代的东方大国,并前后2次环游整个中国,真切地感觉到了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如今,潘维廉已经取得了中国国籍。在今日头条上,他发布观察与思考,也以不同视角分享对中国的认知和热爱。

现在,已经有超过200万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作者们入驻今日头条,他们在成为今日头条庞大内容基石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这个世界丰富的外延和可能性。

他们来到今日头条的原因,首先是分享的冲动,同时,也是今日头条内容生态的吸引力。

今日头条的新增量

从诞生之初,今日头条就成了用户看新闻资讯的首选app,但从一开始今日头条要做的不是新闻客户端,而是内容平台。

新闻客户端的天花板,从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就可见一斑。从本质上来说,新闻客户端是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无法和具体的用户建立连接,提供精准服务,只能卖信息;而今日头条从兴趣入手,以多元化的内容和每一个具体用户建立了实在联系。

一切的源头,是创作者。对于今日头条而言,新闻资讯是基本盘,如今的差异点在行家作者。

行家作者的定义是什么?一线的实践经验,对本行业的工作有钻研、有洞见;擅长总结、热爱分享与表达输出;渴望收获影响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张之瀛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生,他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文章和视频,告诉人们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在今日头条上,“张之瀛大夫”拥有440多万的粉丝,阅读量超越上亿次。在某种程度上,张之瀛大夫也是中国进入手机网络时代医学科普领域,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医学科普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在过去的几年中,今日头条发现了一个“真知”趋势——越来越多有一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行业人士在头条快速崛起。一个行家创作时代已经来临,专业的内容正在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流量。

因此在2020年的生机大会上,今日头条用“致敬真知灼见”的主题,推出“头条行家计划”,这揭示了头条内容生态进入了专业、聚焦的阶段,品牌理念也升级为“看见更大的世界”。头条推动行家作者在头条创作分享,结果差异化就落在了多元的观点,全面的解读,理性的思考,专业的经验。

这背后是头条作为一个通用信息平台的社会价值的思考——希望让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真知灼见,被更多的人看见,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些真知灼见,能提供给用户更多的指导、更多的观察视角,能够让用户看到更大的世界。

经过一年的发展,今日头条的行家计划完成得如何?

2021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年今日头条又拉新并扶持了1.5w名头条专业作者,共运营服务超过1000个创作者ip,超额完成去年行家计划中“帮助1万名行业创作者成长,打造1000个创作者ip”的目标。

这也印证了此次大会的主题——“跨越向新,看见真知”。

今⽇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在大会上分享了一组最新的数字,目前今日头条共拥有近17w专业作者,2021年里,所有专业作者每天平均发文总数达到13w篇,带来超过10亿的阅读量。

数字的背后——在需求端,不断增加的用户量带来日益多元化的内容诉求,在供给端,持续新增的各领域内容创作者及层出不穷的优质内容。两者相互拉动、推进,也使得今日头条平台持续升级,形成一个更加繁荣的内容生态。今日头条平台本身,也从过去单一的新闻资讯平台,升级成了以多元内容、多载体形态、多类型用户为核心优势的复合生态,也激活了更大的内容价值。

不断激活的未来的新“生机”

互联网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中提出,新媒介的本质,离不开新时代基数庞大的网民累积起来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所传播的知识,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但要使得这股力量成为常态,需要的仍然是模式的支撑。对于一个内容生态而言,最重要的是创作者群体的健康发展。平台需要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进入,必须有更多的价值导向举措,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今日头条与个人创作者们的共建。

因此不难理解头条方在2015年提出的,“头条是一个非常大的东西,对特别大的东西的演化,要有耐心。”

如果说,此前的9年,今日头条用一个多元化的内容生态完成了平台价值和用户价值的升级,接下来今日头条又在向何处去?

创造更多更优质、更年轻化的内容,这是今日头条总裁陈熙在今年生机大会上公布的两个重点发力方向。

今⽇头条总裁陈熙在2021今⽇头条⽣机⼤会上演讲

“更优质”:今日头条计划在未来3年,不论从流量、分成等资源扶持上,还是运营服务上都大幅增加对优质原创作者和内容的倾斜,让更多信息表达或审美体验出众的好内容呈现给头条用户。

怎样的内容可以称之为优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海量内容优质的判定一直非常复杂,但今日头条的破题思路,是“内容品鉴官”——邀请相当规模的、深度了解特定领域、知识夯实且对内容有准确判断能⼒的用户,对头条内容进⾏质量评价,并显著影响后续的流量分发、分成系数计算、以及各种其他的权益分配。

“几百人几千人判断不了数以百万计的内容,但几万人、十几万到上百万人呢?”在徐一龙看来,“内容品鉴官”项目将成为今日头条判断优质的重要胜负手。

今⽇头条副总编辑徐⼀⻰在2021今⽇头条⽣机⼤会上演讲

对经过内容品鉴官评优的优质原创内容,今日头条还会拿出海量流量进⾏扶持,比如优质原创内容会额外获得每日超过15亿次的阅读。今日头条还为优质原创作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内容制作及商业化变现服务,例如内容营销、直播、电商等形式。

对优质创作者的扶植,只是头条优质方向的一部分。今日头条觉得,还有更多的优质内容来自于人类几千年积累下的文化和文明的结晶,它们也应该沉淀在头条,满足用户探索世界、探索文明的需求。

现在在今日头条上,用户已经可以读到不少经典书籍的全文。柏拉图的《理想国》、金岳霖的《逻辑》、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陈熙个人很喜欢萧红的《呼兰河传》,它在头条已经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有声书可以选择。除了经典书籍,在头条也可以看到各种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比如bbc与西瓜视频合作出品的最新科学纪录片《宇宙》。

除了常见的图文、微头条、问答、中视频、小视频等内容体裁以外,今日头条还会携手字节跳动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以及抖音、西瓜视频、番茄小说等兄弟产品,对一些优质内容集中的体裁进行专项扶持,例如纪录片、博物馆、诗歌、电子出版物、有声书、公开课等等。

在今日头条内部,把这个方向称之为头条真知项目。今日头条还在不断扩大着真知类内容的供给。

更年轻:今日头条的月活用户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超过6000万,但他们长期留在头条的比例,显著低于30岁以上的用户,今日头条需要努力增加对年轻人有更大吸引力的创作者和内容。

为了鼓励年轻化内容的创作,今日头条推出“新活力”计划,对科技、游戏、汽车、美食、摄影等品类的优质内容新增2亿/日的阅读量,年总计投入3.6亿现金资源。

想让头条的内容生态“更年轻”,也不仅仅是为了年龄上年轻的用户,也包括引入并分发好各种更有活力、有创新、让人感到轻松愉悦、有获得感的新兴内容,如果这些内容能做得更好,对所有的头条用户而言都有价值。

迄今为止,今日头条做的事情一直是做好内容的生产与分发,连接人与信息,但从今年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的动作来看,答案永远没有尽头。

今日头条也的确如此,始终以一种“年轻”的姿态,继续向更远的地方进发。新的“生机”,还在不断涌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