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写年末总结时,发现不知不觉阅读摘录有4千多张照片,我也是1年读完100本书的人了,这是我最有知识的一年了。
如何完成1年读完100本书呢?
周末、假期时,我坚持风雨无阻地把自己移动到书店,这样就会有”来一回不容易,得看回本”的心理,既保证了阅读时间,也还有更多的新版好书供选择。
书店里的背景杂音有利于个人安静下来,新书的手感和油墨的味道也让人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所以,在心不够安静的情况下,去书店「刷新书」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睡觉之前,我在手机上用微信读书夜间模式保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以前我非常不喜欢读电子书,因为它没有纸质图书的分量感。
在这一年坚持尝试后,我发现电子书特别适合碎片化的阅读,晚上卧床阅读时添加评论很方便,还可以即时看到其他读者的想法和评论。阅读到有趣的地方,点开其他读者的想法看一看,就像和未知的高手有了短暂的交流。
至于这段时间,选择读什么书?
开始时,我经常是在书店漫无目的地溜达一圈,会因为有些书好看的封面、书名或者排版而顺手拿起来阅读。睡觉前,在微信阅读上,我看的大多是平时纸质版没读完的,或者是日常有意无意看到加入书架里的书。
无论是在书店还是微信读书,都可以让我不受限制地去切换阅读另一本书,可以“乘兴而去,兴尽而归”。所以 ,培养阅读兴趣,要把读书当作是一场漫无目的的闲逛,享受当下,沉浸其中。
在没有阅读目标的情况下,我找出第1本书感兴趣的书读完后,会继续读书里提到的书,或者与这本书讨论主题相关的其他作者的书,一直到对这个作者的书、他提到的书或者这个主题相关的书都不感兴趣了,那就再去闲逛发现另外1本。
当不断做一件事时,总是会想着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方法来做这件事,我看了2本“如何阅读”的书:
第一本,日本作家藤原和博的《如何有效阅读》,是在闲逛书店时发现的,我大概2个小时翻完,它帮助我开启了新的读书思路。
在有了第一本书的经验,我在微信读书上搜到了第二本关于阅读的高分图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仔细读了1遍,现在还是会时常看看。作为读书的方法论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应该列为高中或者大学阶段必读图书。
看完之后,我在notion做了一个读书笔记模板,开始有意识地去记录和反思闲逛发现的书:
- 我为什么阅读,为什么读这本书?
- 作者是谁?为什么写这本书?
- 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 我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 读完《》,我做什么?
- 我的阅读体验是?
- 书摘内容
- 记录&分享
到了月末,我会把这些图书按门类做分类和归纳总结,这样会发现自己在无意间感兴趣的阅读主题和书目。
让读书变成生活方式,我想用《人性的枷锁》书里主人公菲利普和朋友讨论,来做回应:
“我真看不出把一样的东西读来读去有什么用,”菲利普说,“看起来像忙碌,其实只是闲得没事干。”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太聪明了,哪怕是最有思想的作家写的东西你也能一眼就看懂?”
“我看不懂,但我又不是评论家。我对他感兴趣也不是因为他的原因,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那你干吗要读书?”
“一部分是因为读书有乐趣。我已经习惯读书了,如果不看书就像不能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另一部分是想从书里认识自己。我看书的时候只用眼睛看,但有时候偶尔看到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段话,甚至是几个字,那它就会和我融为一体,变成我的一部分。若是我已经从书里得到了所有对我有用的东西,那不管再读多少遍都不可能再学到更多了。我觉得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做的事大都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一瓣一瓣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
话到这里,我默默地觉着去年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以及打车&咖啡的钱,都有了某种升华的意义感。
2022年,我还能不能坚持吗?要过完才知道了。
来聊
今年会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