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群文教学,需要寻求内在的关联
来源:语文人家园 原创:人生过处唯存悔
最近要准备一节两篇联读或者多篇群文的公开课,于是,选择课题,进行设计,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惑,我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是还是很多问题没有想明白。
提及联读或群文,我立刻想到两个课例,两个课例都是名校老师的视频课,视频或者是通过著名教学网站放出来或者是校园开放日播出,虽不是优质课评比,但是还是作为精品课展示。
第一个是《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联读,首先是寻找诗眼,也就是“忧”和“归”;其次是分析诗眼,也即“忧”什么,“归”什么;最后是评价两位诗人的生命态度。
第二个课例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联读,课堂前半节内容分析第一篇,后半节的内容分析第二篇,中间用一个问题串联:
马克思为什么能保持如此强烈的革命热情,他的精神动力是什么呢?
这样,由第一篇过度到第二篇。
不知道别人读了这两个课例有何感触,但是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课与单篇教学何异?没有打通两篇的内在逻辑,仅仅是将以前单篇的内容,拼凑在一起,并且还损害了单篇的深度,如《归园田居》,大家可以参看公众号中《由“性”入“误”》那篇文章。如果这样的设计就是群文教学,那太容易了,诗歌单元抓住意象,分析意象,探究作者;小说单元则抓住叙事,分析主旨,或者从三要素开始,这些都没有深入到文本之中,意义都不大。
群文的背后是一定是打通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不是阅读材料越多越好,不是单篇的堆砌。接下来,我想分享两个比较好的思路。
其一是,2021年6中语会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中王建稳老师的课例,郁达夫和史铁生同样是写北京,同样是写景抒情散文,同样是选取很细小常见之景物,但是这些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情调等,因此,假如郁达夫走进地坛,他会选取史铁生笔下的哪些景物来表达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两位作家对景物的描写,景物背后的情思,以及迁移运用,都在这里体现了,完成了单元要求的通过景物描写透视风景背后的作者,更检查了学生完成的情况。只有深入到两位作家作品之中,才能用郁达夫之笔写史铁生之景。
其二是《革命文学作品的表达艺术<长征胜利万岁>与<大战中的插曲>联读》,很遗憾作者没有想起来是谁,刚刚在教研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前面的设计很多都差不多,深入各自文本之中,但是在后面部分开始进行比较,再进行创作。
切换视角创新文
对比两篇回忆录,前者以“小人物”视角记录大事件中的重要节点;后者则以“大人物”视角写大战中的小插曲。尝试切换视角,选择其一进行片段写作。
1.以革命将领的视角写《长征胜利万岁》中同样的历史事件。
2.以聂荣臻将军身边的警卫兵的视角来写《大战中的插曲》中同样的历史事件。
这就一下子把握了两篇文章的特色,小人物写大事件,大人物记录小插曲。学生在深入原文之中才能创作新的作品。
这两个设计有其共性,即都是在单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交互式阅读,这样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入到作者的内在世界中,并完成写的部分。
接下来,介绍的这个课例,有点争议。具体内容非常简单,课的后半节就是图诗转换,即在学习完第三单元之后,选取几幅漫画,学生用第三单元的诗句给漫画配上文字并阐明理由。
这几个设计,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如果群文不能超越单篇,那样的群文肯定不是真正的群文,只有打通内在逻辑,找到学理依据,群文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价值。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