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大一的时候,特别喜欢一个歌星,想去听他们的演唱会,门票要580块一张。
但是她妈妈平时是个非常节俭的人,平常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都舍不得买,2块钱的公车都舍不得坐(长期骑自行车),在菜市场和别人砍价砍半天……
她不敢找她妈要钱,会被骂死的。
于是她自己跑去打工赚钱,周一到周五晚上做家教,一节课30块,周末在培训机构当助教,一节课12块,一个月就把门票钱赚到了,她特别开心,她开心到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家里的变故——她爸爸生意失败,连她下学期的学费都交不出来了。
她知道这事的时候,特别难过,决定不去演唱会了,把这个钱留着交学费,虽然不够,但还可以继续打工去赚。
那段时间,她挺压抑的。她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朋友圈分享那个歌星的歌,说道:“每次累到绝望的时候,听到你们的歌,心情就好很多”。
她还转发了那场演唱会的信息,为自己加油鼓气,“等我以后赚够了钱,一定来现场听你们唱歌”。
有一天她做完兼职回家,她妈妈塞给她580块钱,她妈妈说,“你想去听演唱会就去吧,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是你喜欢就好。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和你爸爸会解决的”。
后来才知道,她妈妈是去做保姆,赚钱来养家。
给她的580块,代表了妈妈的价值排序。在妈妈的心目中,委屈谁也不会委屈自己的女儿。为了让女儿开心,花多少钱都值得,因为女儿的心情是无价的。
我同事现在说起这件事,还一个劲儿地掉眼泪。
我们的父母,总是有一个价值排序。
而排在前列的,总是我们的爱好、心情、健康……
他们自己的需求永远排在我们的后面,却心甘情愿。
关于自己,再大的事,都是小事。
关于孩子,再小的事,都是大事。
如果,我们能多为爸妈做点什么,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