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联大期间主持了一场“蓝色太平洋伙伴”(pbp)外长会。会上,他声称美国将深度致力于太平洋地区发展,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外界认为,这是给9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做铺垫。
所谓“蓝色太平洋伙伴”成立于今年6月,初始成员国是美英澳日新五国,印度被列为观察员国。从构成上看,这个组织几乎是“四边机制”加“aukus”的翻版。虽然它声称要加强同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海上安全、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但实际目的不单纯。有美媒指出,pbp的目的是制衡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不只是pbp,外界注意到,今年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掀起了一波极为密集的外交攻势。2月,布林肯成为37年来首位访问斐济的美国国务卿;4月,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率团访问所罗门群岛;7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宣布将在太平洋地区开放两个新使馆;8月,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访问太平洋岛国……
在美国的地缘政治版图上,南太平洋长期不受关注,为何现在成了一个焦点?美国众议员史蒂夫·查博的看法是,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年初签署的双边安全协议让美国感受到强烈的“紧迫感”,必须迎头赶上。坎贝尔也公开点名中国,承认美国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有着“不可否认的战略因素”。
可见,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资源投放是建立在地缘战略竞争基础上的,真实目的是要搞对抗。而一旦目的不单纯,太平洋岛国就难买账。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表示,“我们最担心的不是地缘政治,而是气候变化”。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研究员米海·索拉指出,“太平洋领导人痛恨在地缘政治竞赛中被用作棋子”。
与此同时,美国向来在对外援助方面雷声大、雨点小,也让太平洋岛国对其承诺打了个问号。夏威夷大学教授特伦斯·韦斯利说,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美国民主党在2022年中期选举中失利或未能在2024年连任,华盛顿在气候方面的承诺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
此外,美国对太平洋岛国至今还有历史欠账。二战后,美国和英国曾把核试验场设在这里,给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身体损害。然而,美英一直没有为曾经的罪行道歉补偿,反而抱着殖民主义心态将太平洋岛国视为势力范围或后院,不允许它们独立自主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正常交往。这样一个骨子里刻着霸权的国家,如何取信于人?
对于太平洋岛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如果美国真如所说想帮助太平洋岛国发展,那就要说到做到,与岛国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并且尊重岛国独立自主开展对外交往的权利,而不是怀揣地缘政治算计、附加各种政治条件。美国从来擅长“画大饼”,但世界需要的是它真心实意的行动。
(国际锐评评论员)